智能超算融合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2024年度工作盘点
一、科研工作 7月,教育部发文,智能超算融合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正式通过教育部专家验收,由建设阶段转入运行阶段。 8月,“国产超算数值反应堆”成果申报中核集团技术发明特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成功入围并顺利完成答辩。 11月,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专项 “面向国产通用GPU的软硬件全栈生态支撑体系”项目,通过答辩评审,顺利完成立项工作。中心作为项目核心骨干,承担“国产通用GPU工业软件生态支撑技术”课题任务,这标志着中心的研究领域正从传统的高性能计算领域向更广阔的领域扩展。 核反应堆热工流体高保真计算研究形成特色,开始走向国际化。10月,中心主任胡长军应邀出席在意大利比萨举行的国际核反应堆安全与热流体计算工具联盟(CONUSAF)成立大会”,并做“反应堆热工流体CFD高保真计算进展与挑战”的大会报告,获得热烈响应。正式成为CONUSAF的创始成员,并承担CFD计算基准算例等关键研究工作。来自意大利、美国、韩国、丹麦、沙特等国家的代表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中心在研“十四五”科研任务进展顺利,很抓过程管理,持续提升科研质量。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专项的“面向新一代国产超算系统的性能分析和调试调优软件”、“面向新一代国产超算系统的高性能材料模拟软件”、“面向新一代国产超算系统的核反应堆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系统”、“面向新一代国产超算系统的油气藏精细模拟软件系统”等,相继在西安、乌兰察布、三亚、北京等地顺利召开工作会,工作获得高度肯定。 本年度,中心申请发明专利16项,申报国际专利4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授权3项。 二、国内外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工作 国际方面,5月,中心骨干教师何啸副教授受邀参加意大利BEPU 2024会议,并做大会主题报告;9月,中心骨干教师陈丹丹博士后赴希腊参加ICNAAM 2024会议,并做口头报告;10月,中心主任胡长军教授受邀赴意大利参加CONUSAF成立大会,并做大会报告。 国内方面,3月,中心主任胡长军教授受邀参加于四川绵阳召开的“中物院超级计算与数字智能2024年大会”并做数值反应堆的主题报告;4月,胡长军教授受邀参加第二届全国核材料学术交流会并做材料多尺度模拟的主题报告;5月,胡长军教授在西安主持召开“高精度CFD工程计算技术研讨会”,围绕高精度CFD的前沿技术和应用展开深入探讨;5月,胡长军教授受中广核研究院邀请,在深圳做数值堆挑战性问题的学术报告;8月,胡长军教授应邀参加香山科学会议并作题为“国产超算工程数值模拟的几个挑战性问题”的专题报告;9月,胡长军教授受邀赴哈尔滨工程大学参加第十一届“共生核动力国际研讨会”并与CFD领域专家Francesco D’Auria教授展开学术交流。11月,胡长军教授受邀在“先导杯”全国计算机系统大赛颁奖大会上,做“大规模并行工程数值模拟技术”的大会报告。 三、育人工作 为大力宣传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1月11日,北京科技大学召开《钢筋铁骨·北科力量》系列专题片发布会,中心主任胡长军教授作为科研团队代表在会上进行了创作故事分享,并在会后接受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采访。 点击查看《钢筋铁骨·北科力量》宣传片: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智能超算融合应用技术团队 6月,两名博士顺利毕业,12月,一名博士后(陈丹丹)出站,并获得CCF-中科学可控光合基金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