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新闻动态

胡长军教授受邀参加“中物院超级计算与数字智能2024年大会”

2024年3月15日,胡长军教授受邀参加于四川绵阳召开的“中物院超级计算与数字智能2024年大会”,大会主题围绕装备全生命活动周期活动数字贯通和孪生预测,汇聚基于装备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大模型大数据新动能,提升“业务-模型-数据”的可信互联互通互操作,使能装备工程与科技创新敏捷迭代,加速科学机理认知和工程创新设计,推动“好、快、多、省、实”高质量发展。 胡长军教授在会议上做“反应堆热工流体高阶精度模拟关键技术及软件研发”主题报告,围绕高阶方法与低阶方法的差异,反应堆堆高阶方法的需求,计算挑战以及软件开发进展几方面内容进行介绍。 报告结束后,胡长军教授与在场学者进行交流,解答相关问题。 此次报告推进了智能超算融合应用技术团队和中物院以及国内相关单位的学术交流和联系,取得了良好的会议成果。

中心主任胡长军教授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

http://ercis.ustb.edu.cn/files/3360637741705221953.mp4 为大力宣传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2024年1月11日,北京科技大学召开《钢筋铁骨·北科力量》系列专题片发布会。 中心主任胡长军教授作为科研团队代表在会上进行了创作故事分享,并在会后接受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采访。 胡长军教授在采访中谈到:“当我谈到由于国外对我们的关键核心技术的封锁 给我们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的时候, 我有点情绪控制不住。 可是拍摄团队告诉我,他们要的就是这种真情实感。 我们希望我们的青年学者 在我们这专题片中学到了 脚踏实地、爱国报国的这样一种精神和情怀。坦率地说, 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人,我们每个人为我们的国家贡献一点力量的话,任何封锁、任何管控都奈何不了我们。“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智能超算融合应用技术团队 2023年度盘点

1.    工程中心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8月,“智能超算融合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三年建设期,中心定位准确、任务明确、目标聚焦、建设有序、成效突出,圆满完成建设任务,转入正式运行阶段。 2.  团队喜获北京市技术发明二等奖,中核集团科技发明一等奖 10月,“材料辐照损伤高性能多尺度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北京市技术发明二等奖。 1月,“反应堆结构材料辐照损伤多尺度模拟技术及应用”成果获得中核集团科技发明一等奖 3.“国产超算数值反应堆”成果“星核1.0”通过国防科工委成果鉴定 11月,“国产超算数值反应堆”科技成果通过国防科工委组织的多位院士、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鉴定,鉴定结论为:实现领域技术新跨越,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 成功完成“十四五”国家科研任务申报, 中心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发展新格局。 11月,在“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领域,立项3个高性能计算应用课题(牵头)和1个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课题(参与),中标工信部绿色能源项目和国家能源局核电数字化转型发展试点“先进数值反应堆”行业应用示范项目。任务和经费数量全面超“十三五”。研发内容涵盖新一代国产超算系统研发(硬件结构)、系统及开发环境和领域应用三个层面。在新一代国产超算研发及应用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发展新格局。 5.    中心主任胡长军教授访问意大利比萨大学和欧洲核能意大利中心。 10月,胡长军教授受邀参加意大利比萨大学举办的“加强中意核裂变技术合作”学术研讨会,并作1小时主题报告。与核领域顶级期刊NED(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主编、比萨大学教授Francesco D’Auria及其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访问欧洲核能意大利研究中心并进行交流、参观,收获丰硕,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胡长军教授前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

2023年12月9日,受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邀请,中心主任胡长军教授前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进行学术报告与交流,团队学生董玲玉博士共同前往。 胡长军教授在交流中分享了高保真反应堆热工流体计算软件研发进展报告,就通用高保真计算软件PACA-UNI、快堆高保真计算软件PACA-S4FR、总结与展望几部分展开讨论,介绍了团队目前在高保真反应堆热工流体计算软件的研究进展和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提出了研究的痛点和难点并给出了实质性建议。 报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得到了与会学者的高度评价。通过此次会议,建立了双方在学术交流上的联系,并共同表示了后续加强交流和合作的意愿。

国内首个E级超算数值反应堆系统“星核1.0”通过成果鉴定!

2023年11月28日,由刘正东院士、罗琦院士、董绍明院士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完成的 “国产超算数值反应堆” 科技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成果研制总结报告、应用报告、测试报告、知识产权状况报告和自主可控情况分析报告,审阅了相关资料。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首次成功实现‘核与超算’跨领域深度融合,涉及专业领域广、技术体系复杂、研发难度高,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创新,实现了我国数值反应堆的技术跨越,关键核心技术与软件全部自主可控,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重大效益”。

中心主任胡长军教授应邀前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

2023年11月24日,受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九院九所,以下简称九所)副所长徐小文邀请,中心主任胡长军教授前往北京应物会议中心进行学术报告与交流,团队学生白鹤博士共同前往。 胡长军教授做题为“反应堆多尺度多物理场高保真模拟”的学术报告,报告就反应堆高保真模拟超算需求、反应堆高保真模拟挑战性问题、展望与总结几部分展开,介绍了团队目前在国产超算上进行反应堆高保真模拟的研究进展和挑战性问题。 报告结束后,胡长军教授与九所高性能中心的老师进行了技术细节的讨论,重点关注于位错动力学的并行化方法、大规模网格的构建、混合精度的适用范围、异构架构的数据结构设计几方面难点问题。并一一解答了九所同学的问题。 通过此次会议,建立了双方在学术交流上的联系,并共同表示了后续加强交流和合作的意愿。

喜报!智能超算融合应用技术团队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日前,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正式公布。其中,由胡长军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材料辐照损伤高性能多尺度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成功斩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正式确立了我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双碳”目标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展示了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新努力和新贡献。核能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能源,同时也是一种清洁能源,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核反应堆安全是核能发展的基础,核材料作为保障核反应堆安全的关键环节,其辐照性能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由于辐照实验难度大、周期长、成本昂贵,多尺度模拟结合少量实验成为研究核材料辐照损伤的主要手段。过去受计算能力和内存资源的制约,材料计算模拟的时空尺度、精度、确定性、可信性等与工程应用的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胡长军教授团队面向现役反应堆材料辐照性能预测及先进反应堆用材料研发的战略需求,瞄准国产超算环境下的“核材料辐照损伤”这一关键问题, 秉持“发挥超算优势、聚焦应用痛点、发展自主软件”的宗旨,十余年如一日,进行了大量的核材料辐照损伤大规模、高保真、多尺度模拟研究。团队将核材料多尺度计算需求与我国超算的算力优势相结合,深挖核材料在极端服役条件下的演化特点,发展了面向典型国产E级超算架构的材料辐照损伤多尺度计算方法,并构建了一整套材料辐照损伤高性能多尺度计算体系,突破了“平均场限制”、“多元体系协同演化”等技术难题,为多尺度计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方法指导。进一步聚焦大规模复杂体系模拟的异构墙、存储墙、通信墙等问题,建立了一套以百/千万核级深度并行优化、多尺度耦合模拟为核心的E级超算材料辐照损伤多尺度模拟关键核心技术,大幅提高了原子与介观尺度模拟规模与计算精度,两次打破世界记录。最后,团队集成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的成果, 研发了跨越微、介观尺度的大规模并行模拟软件,并在应用中不断迭代升级软件,与国际同类软件对比,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最终建成国内首个、国际领先的材料辐照损伤高性能多尺度计算框架MISA,基于该框架首次建立了RPV 钢辐照脆化的高性能多尺度计算体系,使得RPV 钢的寿命预测摆脱了多年基于经验的方式。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胡长军教授团队经过十多年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和多学科联合攻关,在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和软件实现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目前研究成果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核材料辐照损伤机理认知和科学发现等方面获得重要应用,实现了VVER型和国产A508-III型RPV钢的辐照脆化机理认知和预测,应用于秦山、田湾等核电站的RPV钢预测评估,在核电站安全运行和延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弥补了工业软件短板。并且系列软件已全球开源并在中核、中广核、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50 多家国内外机构和企业获得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国内外影响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胡长军教授出访比萨大学进行学术研讨

受比萨大学邀请,胡长军教授作为出访团团长,同团队成员白鹤博士于2023年10月23日前往意大利比萨,参加“加强中意核裂变技术合作”研讨会,访问期间,与比萨大学Francesco D’Auria 教授及其团队在有关核热工水力技术、材料多尺度计算技术、高性能计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了比萨大学及意大利核能机构在教学、科研、设备等方面的情况。 胡长军教授进行了题为“数值核反应堆:基于超级计算机的多物理、多尺度、高保真模拟”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团队在数值核反应堆模拟、高性能计算技术方面的进展,并分享了在研究工作中的挑战性问题。胡长军教授指出E级超算将是国际上高端信息技术创新和竞争的制高点,并且,人工智能和超算结合的体系架构将会是未来超算的发展趋势,未来核模拟技术的发展必定要进一步加强与超级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报告结束后,胡长军教授同比萨大学的研究人员就模型验证与确认、热工水力建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双方初步确认了未来持续的交流和合作的方向。 Francesco D’Auria 教授介绍了比萨大学及其团队近期的研究内容。目前其团队主要关注4方面研究内容,第一,大破口失水事故在目前反应堆设计中需要考虑和进一步改进的部分;第二,目前核反应堆设计与运行的监管框架的更新;第三,新反应堆设计和被动系统存在问题;第四,核热工水力在建模尤其是边界条件的处理问题。这几部分都是目前核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这些问题的推进都有助于核技术在应用和经济上的进步,与会人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白鹤博士进行了题为“核燃料裂变气体并行团簇动力学算法设计”的报告,介绍了其在并行团簇动力学算法设计,以及在超级计算机上进行算法移植和优化的工作。报告结束后,同在场的各位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听取了他们对于报告中内容的建议。 在交流期间,出访团前往了意大利ENEA研究所,与研究人员进行交流,他们介绍了目前关于铅冷快堆和水冷堆的研究进展,并主要介绍了他们目前关于聚变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在实验设备上的设计、处理,在实验条件上的选择和结果分析,在数值模拟方面的软件、模型研究进展。并同研究人员交流了在数值软件开发、数值模型设计、软件的验证和确认等方面的技术方向。 双方还探讨了未来合作的方向和计划,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喜报!智能超算融合应用技术团队“十四五”项目喜获丰收

近日,科技部发布“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立项项目立项通知,中心喜获丰收,分别立项3个高性能计算应用课题(牵头)和1个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课题(参与)。此外,我中心与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共同申报的工信部绿色能源项目,以及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共同申报的国家能源局核电数字化转型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同样成功立项,全面赶超“十三五”。 “十四五”期间,中心在面向新一代国产超算系统的硬件层面、系统层面、应用层面全面融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发展新格局。中心将继续秉持“发挥超算优势、聚焦应用痛点、发展自主软件”的宗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展自主工业软件,为解决国家“卡脖子”关键核心问题贡献力量。